阅读前请点击“关注”,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。作者|杨小米+小筠编辑|小辰来源|我和刘先生的日常你好,我是小筠。在上一篇文章《我决定二战考研,我爸说,你不是那块料》里,我提到我的小姑,在我高三复读和二战考研的
阅读前请点击“关注”,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。

作者|杨小米+小筠 编辑|小辰
来源|我和刘先生的日常
你好,我是小筠。
在上一篇文章《我决定二战考研,我爸说,你不是那块料》里,我提到我的小姑,在我高三复读和二战考研的过程中,她如何在背后说风凉话。而在我做出点成绩后,她又如何夸奖我。
事实上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都不太喜欢她,甚至觉得她是个“势利眼儿”。
然而,随着我一点点长大,尤其是最近几年步入职场后,我对她越发佩服。甚至渐渐地,她成为我最敬佩的长辈。
我也开始明白,她当年的风凉话里,蕴含的是一个努力上进之人对弱者的恨铁不成钢。而她那些在过去的我看来过分“识时务”的观点,也不过是现实社会最最真实的运行法则。
我回老家工作后,跟她的关系比以前略微亲近了些。有一天,我们沿着江边徒步,走了近40公里,在路上,她跟我说起她50岁那年独自去西藏的经历。

▲羊湖边,野花遍地
01
去西藏,终究还是要趁年轻
小姑去西藏,是在2013年,那一年,她50岁。
和大多数人一样,西藏是她心中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,是这辈子必须要去的地方之一。那年七月末,她利用高温假及双休日凑成的12天假期,去了西藏。
当时姑丈身体不是很好,没办法陪她一起去,但又不放心她独自前往。故起初很反对。
但小姑说,有生之年我肯定要去一次西藏的,现在再不去,以后年纪越来越大,更加没希望去了。
的确,我爸生前就曾跟我说,这辈子没能去一次西藏,是一大遗憾。当时,他已查出冠心病,身体条件已不允许他前往高原地区。
小姑对姑丈说,你可以选择陪我去,也可以选择送我到机场,二选一。姑丈只能满怀担忧地送小姑到机场。
小姑先到重庆,在大学同学家里住了一宿,30年前住一个寝室的好友,在走了人生一半多的旅程后再度躺在一张床上,别提多兴奋了。
两人几乎彻夜不眠,聊了一个晚上。

第二天,她转机到西宁。另一个同学带她去了西宁著名的塔尔寺和万亩油菜花地。在看足大美青海的实景后,她乘坐当晚的火车前往拉萨。
带着几分向往,几分忐忑,拿着硬座车票(买不到卧铺),小姑开始了独闯西藏的行程。
排队进站的时候,后面的旅客告诉小姑,“你的背包拉链开了。”她仔细一检查,发现是由于高原气压低,她带去的袋装食品已经膨胀,把背包撑开了。她的一件运动衣和手机充电器因此丢失。
出师不利,没上车就弄丢了手机充电器,她对后面的路途多了一层担忧。为不让姑丈担心,她打电话告知姑丈路上信号不好,到达拉萨再联系,便义无反顾地上车了。
上了青藏线的列车,在硬座车厢坐下,与其他火车旅客之间相互漠视不同,在青藏线上,大家一上车就彼此招呼:几个人?准备玩几天?第几次进藏?在这热闹的氛围中,她的不安感立即消失了。
一个风风火火的重庆姑娘拿了一把瓜子给小姑嗑,说自己刚高考完,考上了警察学院的缉毒专业,也是独行西藏。
小姑在车上遇到一个60岁的北京大姐,是北京某学院的英语老师,也是独自一人,她倆立即决定结伴同行。一个脸色黝黑、背着硕大背包、打算徒步墨脱的小伙子帮她俩定了拉萨青年旅舍的房间。

在西藏那些天,小姑大多时候都和北京大姐在一块,有时甚至睡在一张床上。旅行结束,她们也成了好朋友,直到现在都还有联系。
从西宁上车,一个通宵坐在座位上,列车翻越唐古拉山,高原缺氧,加上前一天没有休息好,小姑头痛欲裂,好在到了格尔木,她和北京大姐总算补到了卧铺票。
累极了的小姑刚躺下休息了一会,就被窗外的欢呼声吵醒了。原来,是到了可可西里,窗外,藏羚羊正蹦蹦跳跳,而土拨鼠站在洞口看着疾驰的火车无动于衷。
小姑兴奋不已,立即爬起来拿起相机守候在窗边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总算捕捉到了五头藏羚羊、两头野驴和一头草原狼。
不过也有遗憾,空中的鹰速度太快,未能留住倩影。
后面的旅途,风景更是优美得让她舍不得睡觉。错那湖、玉珠峰、牦牛群……一一进入她相机的取景框。
晚上10点,她总算到达拉萨。

▲玉珠峰
02
在拉萨的旅行社,花4300元8日游
小姑的第一站是布达拉宫,到了门口,她才了解到,如果想自行买票参观,需要提前一天通宵排队才能买到第二天的票。
她和北京大姐决定不受这罪,就去找旅行社。
很快,她们找到了旅行社。花4300元安排好8天的行程:3天林芝线,1天拉萨市内游(主要是布达拉宫),4天珠峰大本营。
林芝三日游是一条经典路线。出发那天,小姑和北京大姐早晨5点起床,5点30分乘旅游大巴沿着318国道前往目的地。
当时,天还没有亮,她们按照导游要求,在车上睡了两个小时。
两个小时后,她们到达西藏松赞干布出生地(此地只立碑无其他游览景点),有个藏民带了一条凶猛的藏獒,立在松赞干布出生地碑旁,一个团友对其拍了一张照片,就遭到了索费10元。
看着呲牙咧嘴的藏獒,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得掏钱。还好出门前姑丈特地交代过诸多注意事项,小姑没有犯此错误。

不久,就到了318的第一个高峰:米拉山口,海拔5013米。
站在山口,山风劲吹,蓝天白云下,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,连地接天。 小姑穿着冲锋衣和带绒的冲锋裤,还感觉到丝丝凉意。快步走一下就感觉到了缺氧,气喘。赶紧放慢脚步。
这时候,为了大家的安全,导游还把所有的团友都叫醒,避免大家在睡觉中因缺氧发生意外。
过了米拉山口,便进入了318国道最美也非常艰险的一段,导游还给大家介绍,318国道修建过程中,有3000筑路工人失去了生命。
林芝三日游给小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,莫过于亲眼见到了南迦巴瓦山峰。
南迦巴瓦山峰是被驴友称为“西藏最难见,相见靠运气,相遇靠缘分”的雪山,小姑乘船游览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那天,恰好天气晴朗,美丽的南迦巴瓦山峰泛着银色的光,就在她眼前静静耸立。
第一次进藏就见到了南迦巴瓦山峰的尊容,她觉得所有的累都已经值得了。



▲小姑拍下青旅驴友留言
小姑还告诉我一件很有趣的小事儿。
318国道弯多路窄,因此有严格的限速规定。西藏限速很有办法,不用安装什么摄像头,只是进入的时候领个登记时间的条,出去的时候交回。早一分钟罚200元。
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司机们照样开,快到出口了就找地方停下来等到时间。
跟团旅游,难免被拉到各种购物点,小姑也遇到了这样的事。在林芝三日游的第三天,她们被带去推销银器、茶叶、唐卡、藏香、牛肉干等物品的店里。
在店里,小姑认真听讲,当作学习当地文化的一部分。她说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路上总有不少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。
当然在听讲的同时,保持头脑清醒很重要,不管别人如何说得天花乱坠,都守好自己的口袋是上策。

03
拉萨一日游,有点坑爹
不到布达拉宫,等于没有来到拉萨,因此,无论如何得去一趟。
不过,小姑告诉我,她这趟西藏行,最坑爹的,就是这个一日游。尤其她去的时候,还刚好是雪顿节,到处堵车,到处禁行,让人心烦不已。
前面已经说过,去布达拉宫可以自己排队购票,通常是午夜0点开始排队到8点,买第二天的票。
也可以找人代排,花200到250元左右,但需要把身份证给别人。小姑不敢冒这个险,也不想通宵排队,于是走找旅行社的路,参加800元的一日游。
说是一日游,其实就去了两个景点:布达拉宫和大昭寺。
早上上了旅行社的车后,车子到处接人,接完人了还到处堵车。然后去的第一个地方还是一个购物点:藏药博物馆。
在这里,有所谓“专家” 给大家看指纹,然后告诉说有什么病,什么虚,需要买什么药来补,反正就没有见过给他们看了没有病的。
小姑懒得听“专家”忽悠,就到处晃荡,去认识各种药材:370元一克的虫草,100元一克的藏红花……
中午一点钟,总算到达布达拉宫。

▲小姑在布达拉宫
小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是仓央嘉措,“住进布达拉宫,是雪域最大的王;流浪在拉萨街头,是世间最美的情郎”的六世达赖。
在参观布达拉宫时,小姑寻找着仓央嘉措的痕迹,尝试着体会他的内心世界。
同时,在感受到布达拉宫的奢靡和当时西藏民众生活困苦的剧烈反差后,小姑也忍不住思考:是什么样的信仰力量,让民众无怨无悔,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寺庙?
现代的年轻人没有信仰,没有目标,追逐利益,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?
参观途中,小姑还听到旁边一个法语导游给老外讲解,一个僧人听到,便告诉导游这样说不对,然后用流利的法语给老外重新讲解。
她感慨,看来这里面真是不少高人。

04
珠峰大本营,来过,爱过
北京大姐和小姑同游了林芝和拉萨,还打算结伴去珠峰大本营。不巧的是,北京大姐突然感冒了。为着安全起见,她决定退团。
旅行社说,退团可以,但要付630元的违约金。
北京大姐本打算吃下这闷声亏。小姑却不干了。
小姑自称是一个法律工作者,抠住所签订合同里有一条“在不可抗力时免责,不可抗力包含但不限于水灾地震等”,她表示,如不退还全款,她们就不退团,但需签订附属条款:因不退团带病上珠峰大本营,所引起后果由旅行社承担。
这样一说,旅行社就害怕了,二话不说,全额退款。
这事让小姑颇有点小小的成就感,感慨知识果然还是值点钱的。
北京大姐虽然放弃了珠峰大本营之行,但小姑还是继续前往。
那天早上9点,藏族司机扎西来接小姑,带她去办好边防证,接着她就和其他九名团友一起,分乘三辆丰田陆地巡洋舰出发,前往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。
去日喀则的路上经过羊卓雍错,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。

▲羊卓雍错
盛夏时节,远处是银色雪山,湖边是绿色的青稞地和黄色的油菜花,加上蓝天白云,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
小姑忍不住想,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,这也许就是这么多人对西藏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吧!
在日喀则住了一晚,又从日喀则出发,到达拉孜境内,在烈日下苦等一个多小时。查验边防证后,她总算进入了珠峰保护区。

▲小姑进入珠峰保护区
从景区入口到珠峰大本营路途100公里,都是盘山公路和很烂的泥路,因此自驾游的人都不开自己的车进去,而是参加旅行社。
小姑说,其实这100公里的路程,直线距离不会超过30公里。山路18弯不是吹的,可能还不止。她看了路标,上下一座山就30公里。
车子开到一个山顶,突然下起绿豆大的冰雹来了,很快在引擎盖上积了一堆。而旁边的山上,依然是艳阳高照。
晚上10点,他们才到达珠峰大本营。
珠峰大本营是一个没有电源的地方,广场上挤满了汽车,有人在烧篝火,进了帐篷,浓烈的烟火味直呛鼻子。
小姑一行人饿坏了,大口喝着甜茶、酥油茶,等老板娘上面条。等了好久,才等到了一碗鸡蛋面。在珠峰大本营煮面条也要高压锅,否则煮不熟。
就着面条,大家喝起了酒(有啤酒和青稞酒,青稞酒的酒精只有3度,跟开水差不多),借着酒兴,兴奋地大声聊天。
直到11点,夜深人静,大家才一起挤在一个帐篷里,不分男女,一人一床毛毯,一个通铺和衣而睡。
夜晚很冷,小姑睡不着,走出帐篷看星空。星空真美啊。她想,就是为了这漫天星斗,此行都值啊!
第二天早上8点半,小姑与团友上了前往珠峰观赏点的环保车。大本营笼罩在白雾中,小姑听闻有人来了七八次都无缘见珠峰一面,心中有些担忧。
但她想,前两天才去朝拜了布达拉宫,不会不保佑我们这些千里迢迢而来,心怀虔诚的人吧。
到了观赏点,白云依然笼罩,小姑心中愈发着急:此次不能见,下次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。
也许果真是前两天在布达拉宫的祈祷起了作用,他们上去后不到半个小时,风就吹散了白云,珠峰逐渐清晰,最后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他们眼前。

▲珠峰初露峥嵘
看到世界最高的雪峰在眼前耸立,大伙儿立刻忘了高原旅游不能奔跑跳跃的禁忌,小姑的一个团友欢呼跳跃起来,不一会儿,就气喘吁吁,赶紧认怂吸氧。

▲小姑有幸看到了珠峰
小姑也试着跳了几跳,好像没什么事,但她还是不敢乱跑,老老实实一步步走。
在参观完珠峰大本营,返回拉萨途中,小姑与团友们在一个藏民家吃午饭。在这位藏民家可以看到对面山上的天葬台,当地人介绍说,只要燃起烟火,秃鹫就会飞来,吃掉逝者的遗体,把灵魂带入天堂。

▲珠峰之巅,仿佛一步之遥
#最后
回到拉萨的青年旅舍,与另作他游的北京大姐再次相逢,小姑与之热烈拥抱,为彼此的平安归来而高兴。
那是小姑在西藏的最后一天。那天晚上,她与同住青年旅舍的小姑娘去布达拉宫广场看夜景,广场上人很多,大部分是游客,大家排着队跟着音乐跳舞。她也加入其中。
从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下到3700多米的拉萨,她已经可以随便蹦跳,一点高原反应都没有了。
她很开心地跳了半个小时,跳得满身大汗。跳舞时又认识一个遵义来的小姑娘,与之聊得很嗨。
这个24岁的中学老师,在花一样充满幻想的年纪,用毕业一年所存积蓄来西藏,希望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。

小姑说,12天的西藏之行,共花费12000元。这对于月工资6000元的她来说也算所费不菲,此外,高原除了缺氧还有很多生活上的不便,尤其有些地方没有厕所,洗澡更是想都不要想,所谓眼睛上天堂,身体下地狱。
然而在西藏,人们似乎会自然而然放下心中的藩篱,以诚相待,西藏高远的天空也让人心胸开阔。她喜欢那里独特的风景和文化,怀念那里人们的淳朴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
在她看来,人生不可或缺的就是三个字:信、望、爱。其中首位的信是我们缺失的,因此,西藏这个有信仰的地方才会吸引这么多人。
她希望有生之年,还能再去一次。
杨小米:自媒体【遇见小mi】创始人,《行动变现》一书作者,心理学科班出身,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,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,并创业,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shaobangshou.cn/125119.html